跳到主要內容區

Top

護理系/臨床實習組 服務項目

 

 

本系針對校外實習運作機制,依校級辦法制訂校外實習相關規章,包含校級學生校外實習要點、系級校外實習管理要點、臨床教學組重要事件處理作業規範、護理臨床教師擔任教學工作聘任要點、實習指導教師管理要點、臨床實習指導教師評鑑實施要點、教師臨床教學前環境熟悉作業細則、實習委員會設置要點等要點,運作機制分四階段:

(一)      實習規劃

實習作業依據本系()實習課程規劃,實習機構選擇則依據本系()制定之實習機構之評估與篩選,且與實習機構共同簽訂合約,並訂定學生校外實習管理要點及實習分發機制。實習場所選擇依實習課程目標及內容而設立,實習單位分佈於教學醫院、護理之家、長期照護機構及衛生所等。

(二)      實習分發

依實習時段規劃,調查學生先修科目及格情形,統計各班可實習人數及個人基本資料,規劃實習科別及單位再由各班進行分配及協調先修科目擋修者,須重修及格後至本系()臨床教學組申請安排實習。

(三)      實習考核與輔導

本系()實習指導教師皆具豐富臨床經驗,面對各種臨床問題可親自示範、引導學生學習,過程中訓練學生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習指導教師依據學生學習狀況適時調整課程進度,且進行各梯次各科實習課程基本能力評量,再將訊息回饋給授課教師進行調整,持續革新課程設計,紮實地培育學生各項核心能力。教師臨床指導學生實習,並處理實習相關問題與諮詢。學生於實習期間書寫及繳交實習報告與各紀錄表以作為實習考核與輔導之參考及依據。實習機構亦擔負實習生培訓、輔導及考核角色。

(四)      實習效益評量

每科實習課程完成時,學生自我評量學習成效並對實習課程、臨床實習指導教師的教學、實習機構等面向進行實習生滿意度調查。亦定期請實習機構對本系()實習生於實習期間之學習、態度及行為評估,且對實習課程內容給予回饋。由實習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實習指導老師的滿意度、對實習場所的滿意度在不同學制皆相當滿意(平均4.86)、學生對自我實習準備滿意度約為平均4.85,臨床實習展現是學校專業技能的總結性評核,由臨床業界對本校實習課程設計滿意度平均4.76與臨床實習學生表現調查滿意度平均4.63(滿分5),顯示業界對本校學生於臨床實習表現感到滿意,另外,五專及四技學生實習完所有科目後,最後一學期進行OSCE臨床技能檢測,做為畢業前進入職場前的臨床能力的評核,代表本校對即將畢業學生能力鑑定,不僅增進學理知識以提升考照外,對未來進入職場臨床技能上亦相當重視,令畢業生能有效銜接職場,大學部畢業生流向調查中,110-112學年度有93-94%學生畢業後一年仍留在醫療保健相關行業,且近9成從事與本系專業相關工作,表示畢業生畢業後即能立即投入職場,對護理人力短缺有助益。另外,學生於臨床實習時亦多受醫療機構或病患家屬稱讚,充分展現優良護生的表率計有16位護生獲選實習醫療機構優良實習護生,臨床實習成績表現優異堪稱學生模範共有17位於榮獲優良實習生的獎項;關於實習作業成果展現,在碩士班學生實習結束後,統一辦理實習成果發表,令同儕間相互觀摩學習,提升個案照護能力。